紫砂洋桶壶起源的三种说法

 中国茶文化网   2022-03-31 19:52   498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摘要:

紫砂洋桶壶起源的三种说法趣淘壶/2016-09-30紫砂洋桶壶是一个以「洋」为名,以「洋」为题,却又是道道地地的宜兴紫砂茶壶品种。它为何冠以「洋」名,据悉,紫砂洋桶壶起源有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说法。其一南洋外销说。这是一种较有

  紫砂洋桶壶起源的三种说法

  趣淘壶 / 2016-09-30

  紫砂洋桶壶是一个以「洋」为名,以「洋」为题,却又是道道地地的宜兴紫砂茶壶品种。它为何冠以「洋」名,据悉,紫砂洋桶壶起源有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说法。

  其一南洋外销说。

  这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。据史籍记载,光绪七年至十六年(1881-1890)。国内外兴起紫砂收藏热。宜兴紫砂以较大规模的增长态势大幅增产。紫砂产品除满足国内需要外,还远销国外,远销日本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英国、法国、秘鲁.智利、意大利、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。为适应外销的需要,宜兴紫砂业界经营者跟紫砂艺人想方设法迎合海外客商的需要,创制各式各样的新款茶壶,工外商订货收购。《独钮洋桶》即是为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等地客商看中订购,并正式定为《独钮洋桶》品名的。据宜兴工商界前辈鲍增泽、华荫堂先生介绍︰《独钮洋桶》茶壶首先为宜兴蜀山清末最大的茶壶店号「锦堂发记」所雇用的紫砂艺人创制,创制成功后,由「锦堂发记」老板至南洋同泰国、马来西亚等客商最先订货。初期用紫泥或红泥生产,后应泰国客商的要求,适合当地的民间风俗习惯,采用段泥材质,制成后运至泰国,经加工打磨,表面磨光。流部、钮部、口沿部、肩部、脚圈部均用铜片或金皮片包裹嵌装饰。《独钮洋桶》销南洋最早,销泰国最多,故取「洋」名,称其为紫砂洋桶壶。

  其二东洋外销说。

  这亦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。清末期间,宜兴窑场均陶产品以「宜兴釉」闻名于世,远销海外,特别是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睐。日本客商订购宜均产品的同时,亦喜爱紫砂产品。《牛盖洋桶》即是为日本客商看中订购,并正式定为《牛盖洋桶》品名的,据宜兴工商界经营「洋装生意」(亦称「东洋生意」)的老前辈鲍泽勋、谈金荣先生介绍︰《牛盖洋桶》的创制是根据宜均产品《小洋坛》改制成功的。设计者为清末紫砂艺人何士为。宜均《小洋坛》亦称《子洋坛》,出口日本、南洋各国,稍比茶壶大一些。紫砂艺人何士为当时看中《子洋坛》的牛鼻孔盖,认为很实用,方便又好看,便将《子洋坛》的身筒改成直形《子洋坛》的短流改成长流,借鉴《子洋坛》的牛鼻孔盖,做成最早的嵌盖款式《牛盖洋桶》。新品一出,引起轰动,并为日本客商包销。故日本客商取了《东洋名堂》谓《牛盖洋桶》。

  其三北洋外销说。

  这是另外一种紫砂洋桶壶起源中较有代表性的说法。清末期间,最为流行的紫砂茶壶品种为《蛋包》和《寿星》,这两款茶壶均以大肚圆形、平盖弯流,日用功能显著,为世人所爱,且产量最多,销路最广,很早就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、东南亚各国。因此,运用《蛋包》、《寿星》平盖模式而创制的紫砂《平盖洋桶》,经烟台、青岛、营口、威海卫等地为日本客商看中订购,并正式定为《平盖洋桶》品名的。据紫砂界前辈艺人徐祖纯先生介绍︰在清末,「豫丰陶器店」开业前,「豫丰」的老板吴启南就在家中大量生产《平盖洋桶》。并经北洋口岸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。吴启南创制《平盖洋桶》,是以明代的《直筒壶》为基本造型,把《直筒壶》中的四系耳改成二系耳,并对称协调。平盖取《寿星》壶中的浅盖为蓝本,流一直顺弯。《平盖洋桶》一面世,在烟台、青岛、营口、威海卫等北洋口岸即为日本客商看中,并取了洋名,谓《平盖洋桶》。

  这三种款式的紫砂洋桶壶,尽管有三种说法,但面世应该都在清末期间,亦应该有先有后。根据史料的分析,最早出现的字眼是《独钮洋桶》。《宜兴陶瓷简史》、《江苏省志.陶瓷工业志》、《宜兴县志》记载中,均于清光绪年间外销出口壶类记述中出现《独钮洋桶》,却均不见于上述记载。而传世品中最早外销的《独钮洋桶》亦符合史书的载述,这是应该肯定的。紧追其后出现的紫砂洋桶壶壶式,笔者认为应该是嵌盖《牛盖洋桶》。牛盖犹如宜均产品中的《子洋坛》盖,盖无明显口沿,内口沿处用整块泥片封住,牛鼻眼尖而酷似牛眼睛,不像现代《牛盖洋桶》那么圆润,流长且圆浑,肩深而有势,是清末紫砂的造型风格。笔者也多次与壶界收藏鉴赏人士分析其壶,一致认定应该式清末早期出品的紫砂洋桶壶品种之一,也证实有关《牛盖洋桶》的创制的口碑是有根据的。紧随《牛盖洋桶》面世的,才是《平盖洋桶》。理由是《牛盖洋桶》是根据《寿星》茶壶平盖变化而来,而《寿星》与《独钮洋桶》的记载均同时出现在《宜兴陶瓷简史》、《江苏省志.陶瓷工业志》、《宜兴县志》中,出品也该在同一期间。既然《平盖洋桶》参照了《寿星》平盖而创制,因此笔者大胆猜测︰《独钮洋桶》为先,嵌盖《牛盖洋桶》紧随面世,其后才出现《平盖洋桶》。

  下一篇:宜兴龙窑的故事(上)

  上一篇:紫砂生涯中的“眼缘”至关重要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taoyuanchaguan.com/15813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中国茶文化网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